[编者的话] “《寅虎卯兔集》续章:2023,我们的文学伊甸园”收录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22级硕士留学生2023年上半学期“主题汉语讨论”课教学期间同学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与指导老师齐一民的点评,包括小说、散文随笔和诗词等。这些外国留学生用汉语创作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学功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们是中外交流的可靠而有效的桥梁。他们大概率将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寅虎卯兔集》,齐一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第1版。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观后感
(随笔)
[哈萨克斯坦]潘璇
《我的父亲母亲》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所谓的“我”指的是母亲招娣和父亲骆玉生的孩子。
本人刚开始了解张艺谋先生的作品时,正好看到了这部1999年拍的《我的父亲母亲》。我喜欢看比较旧的电影,因为历史性很强,故事的情节容易懂,能够马上把观众吸引住。认识我的人知道,我将家庭排在第一位,而且对于以前的中国人怎样生活我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在看《我的父亲母亲》时,有些画面很快进入我的内心,只要我闭上眼睛,那些画面就会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来自哈萨克斯坦,如果有人去过这个国家,就知道它以自然环境闻名,有山有湖水,有森林有麦田,它是如此精美!
出生以来我的生活就和大自然密切相关,无论我去哪里,我都会在心里感叹不已:“怪不得那么多人选择到哈萨克斯坦旅游。”
《我的父亲母亲》里的自然环境也令人十分陶醉,当然如果一个地方你从小或长期住在这里,就会逐渐不太关注这些。虽然喜欢,虽然珍惜,但没有偶尔来到这些地方的城里人印象那么深刻。
电影的自然主要分为秋天和冬天。我认为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含义,如冬天可以以“难过”“悲伤”“痛苦”来形容。冬天的时候,父亲因为城里政策问题要回去,在回去之前答应母亲一定会回来。日复一日的生活过得很平淡,母亲和以前一样去井里取水、做饭、照顾家人、做衣服。母亲一边干活儿一边等待父亲的归来,几乎天天在路边等,一匹马、一个马车夫还有她。那一天很冷,从早到晚,母亲头上只围着一条围巾,站在路边一动不动。结果她发烧了,并且烧得很厉害。
而秋天给我们观看者带来一种正好相反的、非常暖的感觉,譬如父亲要来担任教师那段时间就是秋天;一群男人干活时,非常热烈!男人们建造一所小学校,女人们为他们送餐,在前院坐着站着哈哈嘻嘻的,她们在猜谁吃了谁的菜。当然母亲在村子里干活是一把好手,做什么事儿都做得最好。有一次,父亲到母亲家吃了一顿饭,吃得很香,认识了这一家人;还有件事,父亲要走的时候给母亲送了一件爱情礼物,是漂漂亮亮的发夹。
另外,我想谈谈“爱情”这个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父母的培养,“爱情”这个概念在我的认识中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现在。
影片里母亲的行动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要给她喜欢的人做好吃的饭,穿漂亮的衣服给他看,伴随他一生。在有些人看来,这些行动不能够表达人的感情很深,可能是因为习惯而认为这些都是必须的,但这只是一种表达爱的传统方式。
但母亲的某些行动我认为大可不必,如寒冷的冬天站在路上等着。虽说我也能够理解,但是怎么看都觉得,你除了自己也没有别人,牺牲自己这种想法,对自己、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可能因为年龄小而爱情热烈,算是一见钟情嘛,于是忘记了自己,但是还不如在家里自己待着。
一人一种想法,当然一定有很多人和我的看法不一致,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有一个东西,我想大家都会同意的,那就是爱。不管她多么痛苦、多么折磨人,她的爱情是真正的,也是纯洁的。
最后,当父亲逝世的时候,母亲超级难受。她一辈子住在小村子里,一辈子做她喜欢的蘑菇蒸饺子,她天天去听父亲念课文,给学生们上课,直到他要走的那一时刻。儿子劝母亲和他一块儿去城市里生活,可他并不明白母亲的生活就是和她的丈夫在一起,甚至到她要“走”的时候,她想的依然是和她的丈夫葬在一起。
《我的父亲母亲》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印象太深太深,未能尽抒胸臆,但希望从这些话里可以感觉到我的心情。另外,我还有一个希望,希望多多拍有意义的,值得看的电影!
(未完待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