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寅虎卯兔集》续章:2023,我们的文学伊甸园”收录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22级硕士留学生2023年上半学期“主题汉语讨论”课教学期间同学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与指导老师齐一民的点评,包括小说、散文随笔和诗词等。这些外国留学生用汉语创作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学功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们是中外交流的可靠而有效的桥梁。他们大概率将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寅虎卯兔集》,齐一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第1版。
路遥《人生》读后感
(读书报告)
[波兰]卡洛琳
这个学期我们北京语言大学的高翻学院国际研究生有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叫作“主题汉语讨论”。齐一民老师作为大作家让我们留学生也开始写作,期中考试要写自己的作品,期末一篇读后感。期中我写了一篇关于AI的小说,收获很多,知道了自己写一篇好的小说有多么难!这个学期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一直都在准备写这篇读后感。路遥的《人生》陪伴了我去大学和回家的每一段路程。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是我第一本完完整整看完的中文小说。它让我每天的出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同时作为在中国的波兰留学生也深入思考中国和波兰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使我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外国人,阅读中文书确实是一个挑战,但令我惊讶的是,虽然有一部分我不确定是否理解正确,但是我几乎都能够理解。其实这本书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阅读材料,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放松心情。我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我对路遥先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出色的叙事能力表示钦佩。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刻画,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和冲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次关于人生和人性思考的机会。
《人生》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的生活旅程。这个旅程可以分为回到土地、离开土地和再次回到土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和情感体验。高加林的经历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起伏和选择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回到土地时,他之前拥有的一份满足而有希望的职业被替代,失去了一切。当他经过生活中最艰难的日子,刘巧珍的出现重新燃起他的希望,给了他爱的力量。但是爱情也不能让他安定,高加林因内心的追求而离开了土地。在城市里,高加林与老同学黄亚萍相遇,他们有共同的背景和兴趣,高加林内心的纠结和对巧珍的思念使得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伤害了巧珍的心,跟黄亚萍在一起。这让我意识到,有时我们追求的幸福并不一定是真正适合我们的。最终,高加林被迫回到家乡。面对自己选择的错误和现实的残酷,他意识到巧珍的爱是真诚而无私的,而他曾经的骄傲和虚荣让他失去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从语言特征方面来看,我认为书本和电视剧相同,都体现了人物语言与身份特点的契合。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其身份相符。作为外国人有些地方因为语言特征不同更难理解一些,但也是因为这样,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价值更宝贵,让我了解到一些不同。比如农村年轻人与城市年轻人的对话呈现出不同口音和用词,农村人带有土地和农民的气息,而城市人则带有改革开放的氛围。农村文化人的言谈流露出一些自卑的语调,而城市文化人则不带所谓的酸气。农村干部与城市干部的说话方式也有所不同,农村干部无法摆脱农民的语言,而城市干部则更加政治化,等等。
实际上这本书给了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作者并没有过多干涉读者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感到有一些矛盾。我认为高加林很聪明,尽心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幸福,但同时也表现出他很自私的一面。他虽然会为别人的感受而考虑,但不够周到,还是会选择伤害对他重要的人。他的表现让我意识到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人跟高加林一样,永远追求个人梦想和幸福,往往忽视了对他人的影响,而这样做效果恰恰相反,只会带来痛苦和悲伤。实话实说,这一方面其实我也一样,为了更好的教育机会来到北京留学,抛弃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家人,所以我会同情高加林。但同时,巧珍让人深深喜爱,他对高加林的爱真是无限的,为了他,她自己的命都可以牺牲。尽管巧珍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有时她的智慧超过了高加林。高加林和巧珍的爱也让我联想起自己过去的爱情故事,我像巧珍一样,爱上一个人也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去爱他。然而,我又能理解高加林的矛盾,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如果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和一个从未受教育的人结婚,矛盾肯定会特别多。我认为解决这样的矛盾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自己,并尽力不伤害他人。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平衡和解决爱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书读到一半,我开始观看电视剧《人生之路》。这部作品是根据《人生》改编而成的。我当时想通过看电视剧对书本有更多的理解,但事实上,我发现了许多不同之处。可以说《人生之路》只是借用了《人生》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架构,但是在故事的开始和结尾部分添加了许多内容,在其他方面甚至有更多的差异。书本和电视剧在描绘命运、迷茫、不确定性和成长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人生》描绘了受困于黄土地的农民工高加林的悲哀命运,并留下结局供读者思考。相比之下,《人生之路》明确展示了高加林和刘巧珍在改革开放中的成长,从乡村走向城市。《人生之路》与现代年轻人的选择和机会更契合,而剧中的迷茫和困惑也更能引起共鸣。读完小说后观看电视剧,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小细节也有所改变。例如,小说中有一次提到巧珍为了让高加林喜欢她开始刷牙,这引起了全村人对他的嘲笑,因为他们认为农民没有必要讲卫生。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个情节被改编为巧珍去理发和购买衣服,使自己更像一个明星。这样的场景差异显示出读者和观众所期望看到的不同之处。
阅读《人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它帮助我提升了中文水平,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视野。虽然有时我对书中的某些部分是否理解正确存在疑问,但整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外国人阅读的好书。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技能,还能带给我们放松和愉悦的阅读体验。我会将它推荐给其他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感兴趣的朋友,因为我相信他们也会从中受益。我个人非常喜欢与《人生》同类的小说,故事并不华丽炫目,也没有壮丽的场景和动人的誓言,只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爱情故事,然而,在故事中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它却闪耀出了璀璨的光芒,散发出无比的魅力。另外,我有一次从学校回来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155页,一个波兰的留学生,在中国阅读一本中文小说,突然看到在155页提到了欧洲,甚至提到了波兰!当时我大吃一惊,兴奋不已!这甚至使我更加喜爱这本书,我认为我作为读者与它的相遇实际上是一种缘分,因此在这里我也想向我们齐一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要不是您的课程我可能永远都不会读这本书!
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最后一堂课
(至此《寅虎卯兔集》全书连载完毕,谢谢读者朋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