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程派京剧《锁麟囊》
2023年1月25日,星期三,大年初四
《寅虎卯兔集》,齐一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第1版。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时间:晚七点三十分。
带着昨天看电影《满江红》的阴霾,我今晚去看传统程派京剧《锁麟囊》。
今晚正剧开始前,大剧院大厅中的小乐队演出(由几位年轻乐手进行的)又恢复了,而此前享受这番情景是远在2019年年末,似乎说明三年几起几落的疫情终于有了个了结。
我是在做了一番功课后才去看这个戏的,功课就是复读《锁麟囊》编剧所著《翁偶虹编剧生涯》。这是一部我从“孔网”上淘来的旧书,1986年出版,总共才印制了一千余册,而恰恰是这部可以说是世间罕存、才情并茂的“编剧笔记”,成为我不忍卒读的“宝书”,成为我视为珍宝的一个“囊”——一个口袋,一个如同《锁麟囊》戏中的那个上面绣有麒麟图案的红色锦囊,里面塞满了夜明珠和各种珠宝,而那些“宝贝”其实就是翁偶虹先生编剧的,包括《锁麟囊》在内的许多名剧,名剧中甚至包括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这谁都没听说过吧!1939年专门为程砚秋量身定制《锁麟囊》的编剧翁偶虹先生后来竟然在江青的指派下参与了《红灯记》的创作,我们熟悉的许多词句,比如李铁梅唱的那段“我家的表叔……”就出自翁偶虹的笔下。
正因为事先了解了《锁麟囊》诞生的过程,我今晚感觉自己是带着“翁偶虹、程砚秋的眼光”去看迟小秋、沙霏表演的薛湘灵的,她们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唱一哭一笑,都是翁偶虹根据原本只有一个故事轮廓的《剧说》生生想象和编写出来的,那几乎是无中生有,几乎是没地基起高楼,而现在舞台上呈现的《锁麟囊》竟然百分之百地合情合理,竟然完美无缺地经得起推敲,全剧精心雕琢,真乃戏曲中的极品也!
我旁边坐的观众是两位年轻的美国男女青年,开始我还纳闷:你们来干嘛?这么古色古香的戏剧你们能受用吗?剧开演后我才发觉我大错特错了,他们不仅会中文,而且所有剧中的细节微妙之处的“机关”和寓意他们都能get到,从他们二人不时发出的有几分夸张的叫好和感叹中你会知道他们懂得。八十多年前绞尽脑汁“生编”出这出戏的翁先生如若知道他在八十年后竟然会有两位美国“粉丝”,在那个世界里该感到高兴和欣慰吧!
《锁麟囊》的情节我无须细表,我只是想说这台戏1939年在上海首演时之所以引起轰动,又作为程派的代表作一代代长久不衰地演出传承下去,这绝非偶然,因为这部戏里面的大道理——在别人拮据时你用宝囊相救,之后你遇难时又被曾经的被接济者感恩回报,表述的是人类无须共同语言就能完全理解的情理和价值观,它能被地球上所有人类毫不费力地接受和赞美,因此它不仅是戏,也是精神境界。
(未完待续)
评论(0)